六安新媒体

50名八路被9个日本鬼子刺倒一片,杨成武大怒:每个班配备一支矛

2023-06-01 15:00:02

白殿风

1938年,我军50名八路军战士与9名日军在张家湾展开了“肉搏战”,没想到,在人数上占据优势的八路军却被日军刺倒了一大片。

此战过后,杨成武勃然大怒,火气冲天地下达命令:“以后每个班都要配备一支矛!”

杨成武为何要这样安排?

很多人认为,冷兵器早在二战时期就淘汰了,然而在实际的战斗中,冷兵器仍旧能发挥很大作用,尤其是对我国来说。

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国家,武器装备制造水平落后,二战一开始,我方就面临着武器装备严重不足的问题,为了应对来势汹汹的敌人,我们只能选择向发达国家购买武器。

当时最受欢迎的武器是冲锋枪,这种武器后坐力小,火力密集,射程适中,能很好地适应战场上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。

不仅中国缺乏制造武器的能力,日本身为一个岛国,国内的兵工厂数量也是少得可怜,在当时的日本,子弹和武器就像金子一样值钱。

因此,对侵华日军来说,子弹是非常奢侈的东西,但日本毕竟家底比我们丰厚不少,所以武器装备还是比我们要充足很多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冷兵器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,日军对自己的“刺刀拼杀”技术一直都非常自信,除了蒋介石的中央军外,其余部队都不屑于拼刺刀。

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曾这样说过:“日军的拼刺刀技术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存在,除了中央军,其余部队都没有一战之力。”

不过,冈村宁次这句话在遇到共产党的部队后就有些不灵验了。

和国民党军相比,我军更擅长白刃战,早年闹革命的时候,共产党的军队就是举着大刀拼天下,当年叶挺独立团被包围在贺胜桥,叶挺靠着手里的大刀,生生带着战士们杀出了一条血路。

1938年,我军50名八路军战士在张家湾与9名日本鬼子展开了“肉搏战”,我军占据了明显的人数优势,为了不误伤队友,50人便分成了3波,先后向敌人展开了进攻。

万万没想到,在这种情况下,我军竟然被敌人刺倒了一大片,敌人差点就突破包围,好在我们人数够多,这才没有让敌人逃脱。

事后杨成武大发雷霆,他愤怒地说道:“我们的战士打白刃战靠的不是手里的武器,而是坚强的意志,因为手里的武器靠不上,强度和韧性都比不上鬼子的刺刀,没几下就折断了。以后每个班都要配备一支矛!”

正所谓“一寸长一寸强”,既然我们的硬度比不过别人,那就靠长度取胜吧。

于是,八路军制作了一大批类似于长枪的矛,矛的尖端还捆着一束红缨,防止鲜血流下来导致杆子滑腻握不住。

在接下来的神头岭伏击战中,我军特制的这种矛在战斗中大发神威,狠狠地给敌人上了一课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六安新媒体版权所有